近日,海南宣布將打造獨一無二的“中國•海南旅游消費價格指數”,并力圖在國際旅游市場價格“話語權”中占有一席之地。海南旅游消費價格指數初步計劃實施一周兩采一報制度。編制數據主要來源于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行業的145家首批旅游價格監測定點單位,監測代表品上百種。雖然離元旦小長假還有半個多月,離春節黃金周已不足兩個月,作為全國人民盼望的新年假期,元旦春節,儼然是全民扎堆出游的節點。據業內人士的調查,近年來春節期間出行人數和收入保持年增長率兩成以上。入冬后,各地為增加旅游收入,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其中不乏以各種奇招、怪招,險招等吸引眼球。國內各景區(點)傳統的淡季已是淡季不淡,海南由于氣候環境的天然優勢,更是進入了“旺丁旺財”的好時節。
春節旅游市場“爭奪戰”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受去年春節“三亞旅游宰客門”等事件的影響,海南旅游業有些“傷不起”,海南旅游管理部門在深刻反思后力推一系列整改措施,試圖打造海南旅游新形象,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
在此背景下,海南旅游管理部門提出建立旅游消費價格指數的制度。“消費價格指數”的概念可以理解為,政府發布的旨在反映游客在旅游消費中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趨勢和變動幅度的相對數,該指標涵蓋旅游消費所需要的基本服務的價格,比如旅游門票、住宿、餐飲和交通等項目。這些數據既可為政府制定決策、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數據,也可以為人們安排出行提供科學參考。筆者不禁為此舉鼓勁叫好。但是要做好這個海南乃至全國旅游消費的“晴雨表” 、“風向標”,并非簡單地把監測數據在媒體上發布了事。
旅游消費是跨行業、跨地區的一攬子消費的總和,涉及服務項目多、價格波動頻繁、變化復雜,對各種指標跟蹤監測需要有嚴謹的科學研究作基礎。抽樣數據要有充分的代表性、重要性、合理性;統計方法應該科學論證;統計方法和過程上還要增加透明度。另外,筆者認為,鑒于行業特點,不妨把旅游者的感受也納入評價體系。這樣才更加真實地反映行業實情,以保證管理決策的準確性。
監管監管,先監后管。監測工作須配套以完備的管理制度,才能實現其設定的目標,并推進市場體系的完善。創新旅游管理方式和豐富工作手段,建立全方位的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方能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眼下“智慧旅游”是一個時髦概念,把“旅游消費價格指數”監測納入全國“智慧旅游”基礎網絡,也可助力國內旅游業態發展步入快車道。
如何念好旅游發展這本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海南在思考、在改進、在行動,希望這些對其他地方也有所啟發。海南旅游,大連到海南旅游。
——打造海南旅游新形象 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