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游資訊】在游人如織的旅游景區,獨具特色的旅游廁所非常引人注意。別具特色的小茅屋,風格各異的旅游驛站,造型奇特的假山……新落成的旅游廁所成為內蒙古旅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內蒙古旅游資訊】近年來,隨著內蒙古越來越多的旅游景區被開發出來,再加上內蒙古地勢廣闊的特點,在草原上上一次廁所也成了一道難題,常常都是有人沒廁,有廁太臟。這也讓很多來內蒙古游玩的游客處于尷尬的境地。排長隊、距離長,遠遠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
【內蒙古旅游資訊】為了解決游客“如廁難”的問題,內蒙古積極探索,深入挖掘,建設上始終遵循“因地制宜、注重實用、倡導環保、反對奢華”的原則。在旅游廁所的設計細節上別具匠心,回廊的設置可讓游客在等候時免遭日曬雨淋之苦,休閑平臺能讓游客以絕佳的視角觀賞廣場景觀。在內部裝修上,采用新型節能環保輕質體材料也成為一大亮點。
【內蒙古旅游資訊】國人如廁陋習不少,時常是不在正確的地方大小便——有人在小便池內大便,大便池中小便,小便之后提褲就走,不愿隨手按下閥門沖水;遇到坐便器時,就用腳踩在上面解決;浪費紙巾,甚至將廁所的紙拿走。不文明的如廁方式,加上廁所設計上的硬傷,導致公共廁所臭氣熏天。如此陋習,特別在出國旅游時,常常被詬病。
【內蒙古旅游資訊】所以說旅游廁所是“三分建設,七分管理”。一些景區僅把注意力放在硬件建設上,甚至建起了“五星級公廁”、“豪華公廁”等面子工程,卻在改進管理、完善服務方面做不到位。“廁所革命”不是“一錘子買賣”,增加數量的同時更需建立市場化、社會化的管理機制。國家旅游局領導在“廁所革命”行動中說:“我國公民在境外的形象有一些負面評價,許多就與不文明如廁行為有關。這不能不令我們汗顏!廁所革命,僅有廁所的建設者、管理者行動起來遠遠不夠,還要有廁所使用者的努力。文明如廁教育,一定要從娃娃抓起,并且需要進行終生教育。”或許,改變不文明的如廁陋習,會比建設一些星級廁所難得多。
————【內蒙古旅游資訊】廁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