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藏銀首飾未來增值潛力較大
時間:2012-10-28 17:15 來源:未知 作者:xiujuan 點擊:

二手藏銀首飾未來增值潛力較大

  國慶黃金周,小費去西藏旅游,購買了十幾件藏銀首飾。回廣州后,他看了我報近日有關“85%送檢白銀成色不足”的報道后,深為自己的旅游紀念品憂慮,立即將首飾送去檢驗,結果則令人大跌眼鏡:檢測員還沒拿儀器,一聽他說是“藏銀”,就明確告之:“藏銀不是白銀,是白銅做的。”雖是白銅制作,但藏銀歷史悠久、造型獨特,是藏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依然值得藏家關注,尤其是二手藏銀,未來增值潛力較大。
  記者廣泛走訪了廣州市場、網(wǎng)上商場與西藏本地市場,發(fā)現(xiàn)藏銀飾品價格差異巨大。一只藏區(qū)圖騰圖案的藏銀手鐲,在藏區(qū)專賣店的價格可達2000~3000元,但在廣州批發(fā)市場里卻可以50~80元買到,至少相差了幾十倍。而僅用肉眼觀察,很難看到工藝差別。
  藏區(qū)商家告訴記者:他們的高價產(chǎn)品是純手工制作,用料講究,成品邊角上都有手工痕跡,每件的圖案都不完全一樣;而市場上多數(shù)的產(chǎn)品都是工業(yè)化成品,模型粗糙一些,邊角呆板,圖案相同者數(shù)量眾多。
  而在網(wǎng)上商場,藏銀的價差也十分巨大,二手藏銀反而要比一手的貴,因為前者是“古董”,多是歷史上藏區(qū)的貴族階層使用過的產(chǎn)品,后者是工業(yè)化成品,前者的單價至少也要幾百元,后者卻可以幾十元買到。
  廣州文木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楊青彥既是驢友,也是收藏愛好者,她的經(jīng)驗之談是:手工制作的藏飾,單價一般不會小于150元,如果只賣幾十元,一定不是手工制作的。但手工制作的,也有新舊之分,邊角有磨損、溝壑處有塵埃的老藏銀一般會更值錢,真品單價在500元之上。
  收藏價值:重在工藝文化而非原材料
  一般情況下,藏銀不含白銀成分,是白銅(銅鎳合金)制品,之所以被稱為藏銀,是因為外形上與白銀相似,且和白銀一樣,普遍被用作首飾制作,所以慣以“銀”的雅稱。歷史上,藏區(qū)也曾出現(xiàn)過30%白銀加上70%的銅合起來鑄造的“藏銀”,但,因為含銀量太低不受市場歡迎,商家認為浪費白銀,所以這類產(chǎn)品已經(jīng)在市場上絕跡。
  當然,銅與白銀,價值不可同日而語,按照目前國際現(xiàn)貨市場的報價,銅的價格折合50元每公斤,而白銀的價格為6.5元每克(也就是6500元每公斤),相差超過了100倍。所以,藏銀飾品的收藏重在工藝文化價值,而非材料價值。
  對于藏銀收藏,中國美術學院的蘇百鈞教授認為,藏銀首先是裝飾品,其次才有收藏價值,藏家不能將快速升值的希望寄托其中,否則難免大失所望。因為藏銀的二手交易遠未規(guī)范、回購市場并沒有形成,購買藏銀后,很難快速賣出套利。
  由于藏銀的收藏價值在于工藝文化特色,所以,歷史悠久的二手藏銀首飾遠比當代產(chǎn)品更有收藏價值,目前仍在價值洼地,長線來看應有增值空間。在此之中,佛教主題的藏飾要比圖騰特色的藏飾更值得收藏,人物主題的一般比花鳥主題的更值得收藏。
  收藏小貼士
  首先,圖案款式方面應有突出特點,否則很容易與一般銀飾混淆。原生態(tài)圖騰、佛教主題是藏銀首飾中比較常見、也比較有特色的圖案。在此之中,藏銀鎖、大型吊墜的文化內(nèi)涵遠比手鐲、戒指、項鏈要強,應優(yōu)先收藏。而賁巴壺、藏刀也是藏飾的衍生品,更具工藝收藏價值。
  再者,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藏區(qū)居民都成套佩戴藏銀首飾,體現(xiàn)出了鮮明的文化特點。我們收藏藏飾,也提倡成套收藏。全套的藏飾包括圖案類同的項鏈、頭飾、耳環(huán)、手鐲、戒指、腰帶與藏銀鎖,最好還能找到配套的藏刀。
  最后,藏銀一般是同石頭相配制作小首飾,多見的是綠松石、珊瑚石,原材料價格雖不高,但工藝要求很高,鑲嵌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藏飾價值的高低。如果鑲嵌處嚴密且有手工打磨的痕跡,證明工藝高超,更值得收藏。
相關鏈接:大連到西藏旅游

—— 二手藏銀首飾未來增值潛力較大

遼公網(wǎng)安備 21020202000115號 網(wǎng)絡經(jīng)濟主體信息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蕾丝视频色版网站在线观看,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岛国,日本AⅤ深夜私人噜噜噜视频
色偷偷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A∨ |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 |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